紅旗渠研學之旅
紅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境內(nèi),地處晉、冀、豫、三省交匯處,地理位置優(yōu)越,自然風光奇險秀麗、人文景觀底蘊豐富,是人文與自然完 美組合的較佳典范。
上世紀60年代,紅旗渠十萬開山者,削平山頭1250座,架設(shè)渡槽152座,開鑿隧洞211條,修建各種建筑物12408座,挖砌土石達151582萬立方米,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修筑了長達1500公里的“人工天河”紅旗渠。據(jù)計算,如果把這些挖砌的土石壘筑成高2米、寬3米的石墻,其長度可縱貫祖國南北,將南國的廣州與北國的哈爾濱連接起來。
一渠繞群山,精神動天下。紅旗渠,像一條藍色飄帶纏繞在“北雄風光zui勝處”的太行山上,把中華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太行之巔,其工程之艱巨、美學價值之高,堪稱人間奇跡。紅旗渠由紀念館、青年洞組成,是學習感悟與實景體驗紅旗渠精神的重要場所,讓您身臨其境,體味當年歲月,在歷史與現(xiàn)實的輝映中提升自我。紅旗渠是教育部等六個部委聯(lián)合命名的“全國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”,中宣部命名的“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”,國家旅游局命名的“首批中國研學旅游目的地”和“全國研學旅游示范基地”。作為中國石工建筑的人工奇跡和時代精神的重要載體,紅旗渠自建成以來,就一直是中國及世界矚目的焦點,研究和學習的范例。
河南紅源研學旅行服務(wù)有限公司為更好地在新時代傳承和發(fā)揚紅旗渠精神,依托紅旗渠獨有的石工建筑、精神價值和太行山優(yōu)美的自然山水景觀等資源優(yōu)勢,結(jié)合國家教委素質(zhì)教育的規(guī)劃要求,針對全國中小學生致力打造出“中國青少年紅旗渠研學之旅”精品研學旅行項目。
項目以“校景融合,薪火相傳”為主題,以“十個一”主題教育課堂為主要內(nèi)容和活動載體,通過觀光攬勝、場景還原、參與體驗、精神教育和學習探討等寓教于樂或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,讓中小學生在行走中閱讀歷史,在體驗中感受精神,在快樂中完成教育。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認識自然、認識社會的能力,培養(yǎng)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勇于創(chuàng)新的精神,提高學生社會實踐的能力等研學目的。